國指定史蹟 山形城

Language

出土品和發掘情況

介紹出土品和發掘情況

本丸一文字門石垣復原工程

本丸一文字門石垣是明治時代(1868-1912年)掩埋的,於平成8年(1996年)開始進行發掘調查。平成10年(1998年)開始石垣復原工程,照片是將曾經拆除的石材復原到原來位置的情形。

本丸一文字門石垣復原工程

本丸一文字門大手橋復原工程著手前

本丸一文字門大手橋復原工程著手前

本丸一文字門大手橋是連接一文字門和二之丸的木橋,從城堀出土了橋墩。橋墩用三根柱子支撐橋桁,在古繪圖上有長度為「十二間」(約22公尺)的記載。

本丸一文字門大手橋復原工程完成

大手橋復原時,在原來的橋墩位置上建了柱子,上部為擬寶珠高欄。材料根據發掘出土的木材進行鑒定,使用了杉木、松樹、栗木。

本丸一文字門大手橋復原工程完成
本丸一文字門周邊堀跡出土「赤鯱瓦」
本丸一文字門周邊堀跡出土「赤鯱瓦」 現存高約44公分。重7.2公斤。掛著紅釉的鯱瓦。鯱是一種虎頭魚身的日本海獸,裝飾在城郭的櫓、門等屋頂的頂端。紅釉是為了防止冬天因凍結而造成瓦裂。這個鯱瓦的尾巴和鰭是另行製作,但未被發現。製作時期是18世紀以後。
本丸一文字門周邊堀跡出土「赤鬼瓦」
本丸一文字門周邊堀跡出土「赤鬼瓦」 現存長約58公分,重6公斤。掛著紅釉的鬼瓦。鬼瓦的中心印著堀田氏的家紋豎木瓜文。堀田氏在元祿13年(1700)成為山形藩主,並以山形城為居城47年。
本丸禦殿遺跡及本丸一文字門整備狀況(航空攝影)
本丸禦殿遺跡及本丸一文字門整備狀況(航空攝影) 畫面中央是本丸禦殿遺跡。可以看到左邊盡頭復原的本丸一文字門石垣和高麗門・枡形土牆。畫面盡頭是現今山形市的象征塔-霞城中央和信仰之山-瀧山。
本丸禦殿遺跡中央堀遺跡調查狀況
本丸禦殿遺跡中央堀遺跡調查狀況 本丸禦殿遺跡中,被稱作中央堀跡的遺址。呈長方形,由全周石牆構築而成,堀寬約4公尺、深約1.8公尺、總長度約50公尺。在堀的填土上層出土了大量瓦片。其中一半是遭遇火災的瓦片,還有很多貼著金箔的金箔瓦片。金箔瓦流行於16世紀末期,屬於山形城主最上義光的時代。
本丸禦殿遺跡中央堀跡出土 澤瀉紋金箔鬼瓦
本丸禦殿遺跡中央堀跡出土 澤瀉紋金箔鬼瓦 現存高約31公分,重7.3公斤。金箔黑鬼瓦。仿照植物「澤瀉」的葉紋。雖然不是家紋,但包含著對武家繁榮的願望。製作時期是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山形城主最上義光的時代。
本丸禦殿跡井戶跡出土 金箔鯱瓦尾部
本丸禦殿跡井戶跡出土 金箔鯱瓦尾部 現存高約42公分。重7.3公斤。金箔黑鯱瓦。原本高度應該超過1公尺,身體上有鱗片狀的印章。另外,相片體部下方可識別出圓孔和漢字數字「三」。雖然尾鰭上還殘留著薄薄的金箔,可推測出整個鰭部都貼有金箔,身體部分卻沒有。之所以把瓦片扔進井裏,是因為鯱是與水相關的想象中的生物。
本丸禦殿遺跡中央堀遺跡出土  金箔軒丸瓦「山文」
本丸禦殿遺跡中央堀遺跡出土 金箔軒丸瓦「山文」 瓦當直徑約15.1公分,重2.4公斤。金箔黑軒丸瓦。表面圖案是漢字的山,貼金箔的是山字和稱為周緣的帶子部分。山的設計被認為是山形的象征。製作時期是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山形城主最上義光時代。
本丸禦殿遺跡中央堀遺跡出土  金箔軒平瓦寶珠文
本丸禦殿遺跡中央堀遺跡出土 金箔軒平瓦寶珠文 瓦當寬約25公分。重2.9公斤。金箔黑軒丸瓦。表面圖案中心為寶珠,左右附有唐草文。兩端沒有貼金箔,是因為被軒丸瓦遮住。用於貼金箔的粘合劑使用的是漆。製作時期是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山形城主最上義光時代。

本丸西堀土壘遺跡扔瓦場調查狀況

本丸西堀土壘遺跡扔瓦場調查狀況

在本丸西堀遺跡,發現了扔瓦場。由於黑瓦多,紅瓦少,推測是在江戶時代中期丟棄的。因為在明治時代被掩埋,所以發現時還沒有被破壞。這附近曾經有一座名為本丸月見櫓的兩層建築,瓦片就是來源於此。同時還出土了月見櫓的石垣的石材。

本丸西堀埋門土橋調查情況

在本丸西堀中央發現的被稱為埋門土橋的遺址。殘存高約3公尺,最寬約12公尺。埋門是門的一種,但不是正規的通用門,而是具有緊急出口性質的門。這個土橋從二之丸側突出,可以認為是在本丸側沒有連接而架設木橋的構造。屬於17世紀前期山形城主鳥居忠政以後的時代。

本丸西堀埋門土橋調查情況
PAGETOP